2023-03-03 17:02:01
“谁出40万救我爸,我嫁给谁”,95后河南姑娘冯双双,如今怎样了
原创2021-12-1221:53·
父母恩情,重于山,大于天,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,为了孝顺父母,遇到走投无路的时候,女儿往往能迸发出常人难以理解的力量。
举个不太贴切的例子,当初《水浒》里的阎婆惜不就是为了埋葬父亲,不惜卖身,跟了又黑又丑的宋押司嘛。
同样是插标卖身的事,在古装剧里屡见不鲜。
现代社会经济发达,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,但是“买卖女子”依旧在以另一种形式顽强存在,比如“买卖婚姻”。
买卖婚姻的典型形式就是畸高的彩礼,姑娘出嫁要彩礼本身已经属于陈规陋习,有些地域的彩礼攀比之风日盛,姑娘们不乏为了彩礼而和心爱的情郎分道扬镳的事实。
随着时代的进步,彩礼这种陋习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层面已经越来越站不住脚,就像过街老鼠那样,人人喊打,但在很多地方依旧盛行。
有这样一个女孩却毫不讳言,明码标价要“出卖”自己。
五年前,一个家在惠州的22岁的女孩,在网上发帖,愿意以40万元彩礼的代价,将自己嫁出去,要知道在广东福建一带,民间较为富庶,本没有彩礼传统可言,男方娶一个新嫁娘归家,往往还要收进很多嫁妆。
这位姑娘自称和哥哥两个人小时候因为打针过多,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,上初中的时候,听力基本丧失。
后来她听说大城市有一家医院可以治疗,但手术费昂贵,需要40万元。
而她和哥哥在一家残疾人鞋厂上班,月工资只有2000元,根本无力承担巨额手术费。于是家境困难的她想到了网络征婚———“谁愿意出40万医治好我和哥,我将实现承诺,嫁给他。”
姑娘将自己的心愿发到网上,很快就招致了网友的口诛笔伐,说她是个拜金女,不珍惜自己,还有人说她是“卖身”。
在舆论的“狂轰滥炸”下,这个姑娘也打了退堂鼓,不得不挂出免战牌,说自己收回这个决定,也不再做手术。
可见,即使是你情我愿,“卖身”这事一旦成为了契约,还是突破了大众底线,受到围剿。
惠州这件事发生之后,河南有位姑娘前仆后继,愿意明码标价把自己“卖”出去,标价不多不少,也是40万元,堪称是第二个吃螃蟹的女子。
她的名字叫冯双双,1995年,出生于河南平顶山的一个贫困家庭。由于父亲没有一技之长,身体也不好,家境出奇的贫寒,温饱都难以维系,买一点针头线脑,也要犹豫半天,翻箱倒柜找硬币。
母亲实在受不了这样清贫的生活,在女儿一岁时丢下一张纸条,远走高飞。
父亲收工后看到纸条,抱起不懂事的女儿,默默流了一阵眼泪,暗自发誓,一定要将女儿抚养长大,让她告别贫困生活。
说起来容易,可是实现这样的理想哪里会那么简单,冯父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女儿,还要赡养年迈的父母,生活的重担压在他肩上,年纪轻轻地就累弯了腰。
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冯双双从小就很懂事,放学路上捡矿泉水瓶,到了家里一放下书包就帮父亲做饭,晚上给爷爷奶奶洗脚。
父亲除了在工地打工,还在晚上到夜市摊打短工,尽量为女儿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。
冯双双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,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,年年领奖状。
初中毕业后,冯双双又考上了重点高中。
上高中后,她学习更加勤奋刻苦,终于在高考后被一所大学录取。为了给父亲减轻负担,她从家里带咸菜,从废旧衣服回收箱里拿过衣服,在节假日为广告公司发广告单。
就这样,总算熬到了大学毕业,而且在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工作。
尽管上班单位是一家美容机构,从事的是服务行业,工资跟同龄人们相比也不高,但是双双还是非常欣慰,因为终于可以回报父亲,大大减轻了父亲的压力。
当她把第一个月的工资拿回家的时候,父亲高兴得像个孩子,逢人就说:“这是俺妞妞寄回家的工资,以后可要享福了。”
好景不长,有一天父亲正在工地搬砖时,忽然晕倒,到医院检查之后,他罹患肾病综合征。
一辈子节俭惯了的父亲为了省钱,不顾医生让其住院治疗的忠告,坚持出院,在村里卫生室随便开点药吃。
吃了一段时间之后,他的病情不但没有减轻,反而加重许多,全身出现水肿,再也不能到工地干活,甚至生活都难以自理。
万不得已,冯双双的奶奶背着儿子,托人打通了孙女的电话。
冯双双接到电话大吃一惊,她虽然不是医生,但是她大学同学的母亲就是这种病。
这病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有医保的话,可以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,这些药价格不菲,但是经过治疗,康复很快。
没钱的话就只能维持了,单纯的利尿消肿虽可以少花钱,但是治标不治本,时间长了,病情就会加重,引起并发症,乃至危及生命。
归根结底,肾病是有钱人才能看得起的病,所以冯双双眼看着父亲无时无刻不在忍受着病痛的折磨,眉头终日紧锁。
父亲看出了女儿的小心思,他告诉女儿,这病咱不看了,我已经不能劳动赚钱,你刚走上社会,赚得也不多,再增加你的负担,还不如我死了的好。
听了父亲的一番话,冯双双泪如雨下,她安慰父亲说:“爸,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,女儿付出再大代价,也要让您康复。”
从此,双双的生活更加节俭,一天只吃一顿中午饭,早晚喝两袋豆奶草草了事。她从来不买好看的衣服,更不买女孩子喜欢的首饰,手机用的是表哥淘汰下来的手机,更是不识化妆品为何物。
即便是这样,省下来的那点钱对医药费来说也属于杯水车薪,她只能另寻他法,多打了几份工,下班后,她不是到大街上发广告单页,就是到大排档或者酒店当服务员,甚至到了半夜还要去KTV打扫卫生。
累一点倒不怕,但从事服务业就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客人,她没少受委屈,客人有的异常挑剔,有的粗俗无礼,每次回去之后,她都会暗自流泪。
但是到了第二天,她仍然鼓足勇气去上班,对她来说,只要能赚到钱给爸爸看病,受再大的委屈,也值得。
由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,心思重,吃饭少,长此以往,冯双双脸色苍白,面容憔悴,身体也日渐消瘦。
闺蜜问起的时候,她还得装作云淡风轻:“我在减肥呢”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劳,冯双双攒了一万多块钱,终于有钱给父亲看病了。她安排父亲住进平顶山一家医院,第二天就开始输液,看着瓶里的液体一滴一滴滴落下来,注入父亲的静脉,双双就觉得它承载了所有的希望。
无论是什么药,都是花大钱买来的,随着那一瓶一瓶液体变成空瓶,双双医院账户上的钱也在一天天减少,很快就捉襟见肘。
在医院那段日子,她最怕听的就是护士那句“XX床,钱没了,该缴费了。”
所以,双双不敢请护工,自己在楼梯口的小折叠床上度过了无数个夜晚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钱也没有白花,在医生、护士和女儿的努力下,父亲病情得到好转,气色也好了起来。
冯双双破天荒地陪着父亲到饭店吃了一顿饭,庆祝一下。
可是,当她向主治医生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出院的时候,医生一席话让她惊呆了。
“你父亲的病只是暂时好转,现在是关键时期,就像是正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。抓紧治疗就会很快康复,如果没钱治疗,就会前功尽弃,功亏一篑,还会加速恶化,危及生命。”
医生表情严肃,一字一句地告诉她这个严峻的事实。
当冯双双问继续治疗需要多少钱的时候,医生回答:“保守估计,还需要40万”。
天哪,40万!冯双双惊得张大嘴巴。
冯双双每月的工资满打满算是每月4000元,一年充其量收入5万元。这点钱还要养活家里的爷爷奶奶,自己不吃不喝,需要10年才能攒够这笔钱。
听了医生的话,冯双双呆若木鸡,刚刚轻松一点的心情,转瞬跌到了谷底,糟糕透了。刚才还色彩缤纷的天空,已经变成了一片晦暗的灰色。
父亲的病情正像医生预料的那样每况愈下,简单地维持药物,已经很难控制父亲的病情。
此时,父亲也从医护人员的眼睛里判断出自己病情的严重,他也明白女儿微薄的收入,不容自己在医院久住。
他失去了信心,趁着病房没人的时候拔掉了输液管。幸亏发现及时,又抢救及时,父亲才转危为安。
冯双双经过这次惊吓,心有余悸,她干脆辞去了美容机构的工作,寸步不离地照顾父亲,只有这样,才能避免再次出现意外。
辞去工作后,照顾父亲是方便了,可是收入的来源也彻底断了。
万般无奈的情况下,她决定孤注一掷,在网络上“出卖”自己。
之前她在网络上看到过类似报道,当时还难以理解,没成想造化弄人,自己也走到这一地步。
她并非也想过向社会求助,但是没有很大收效。
做出在网上“出卖自己”的决定,还是同学给她开的玩笑,当时父亲的病还不是那么重,冯双双没有那样做。
现在,父亲的病情一天天加重,眼看要错过最佳治疗期,她只能一咬牙,豁出去了。
当天晚上,她做出了艰难的决定,发出了一则视频,配上了自己的一张照片,还有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父亲。
为了引起关注,她照片上配上了一行醒目的字,“假如谁能给我拿40万药费救我父亲,我就答应嫁给他!”
视频发出后,一石激起千层浪,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,引起网友关注和讨论,赞成者有之,反对者有之,质疑者更是不乏其人。
赞成者说:“这姑娘是个孝女,精神可嘉”,“不到万不得已,谁家女子会做出这样的选择?”
反对者说,无论如何也不能拿自己一生的幸福去赌,未免太轻率了。
更多的人对视频内容表示质疑,说她想当网红,不惜让父亲当演员来博眼球,消费大家的同情心。
网络时代的求助内容,真真假假,假假真真,的确是让观者眼花缭乱,也的确有一些网络骗子,在收割着网民的同情心,人们已经很难去相信一个陌生人。
也有人说,她是不是骗子?或者是意气用事?万一我要拿出这么多钱去救助,她会不会最后不履行承诺?那样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?
还有人担心,如果拿出40万块钱的是个糟老头子,或者是个坏人怎么办?难不成眼睁睁看着这样的好姑娘往火坑里跳?
更多的人是在看热闹,倒要看看有没有人拿出40万来娶这个孝顺的河南姑娘。
网络时代就是如此,所有引起争论的事情都会成为热点,如果大家众口一词,观点一致,反而没有人关注。
随着网上的激烈争论,冯双双似乎是一夜之间,“红”遍大江南北。
有当地媒体得知这一消息,前去采访报道,打消了网友心中的疑虑,说明冯双双视频中所述是实情,不是作秀,更不是骗钱。
媒体的报道刊出后,大多数网友放弃了攻击与质疑,大家对这位“卖身救父”姑娘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敬意,从四面八方对她伸出援手。
他们不光是用语言对她表示安慰,更多的直接要账号,要联系方式,想给她转账付款。
这个时候,所有人似乎都有选择地忘记了双双要40万“卖掉自己”这个承诺,不管支持多少钱,没有一个人在转账的时候,提到此事,保持了难得的沉默。
很快,冯双双就凑齐了手术费和药费,成功为父亲进行了手术,没有耽搁他的病情。
不久之后,父亲康复出院,冯双双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。
一年多来,这个女孩第一次笑得如此开怀。
冯双双说,网友们的救助款,自己已经一笔笔如数做了记录,她要重新找一份工作,偿还网友的借款,虽然没有一个网友说是借给她的,更不会让她还。
假使自己日后也有了余力,她也一定会去救助其他需要救助的人,就像当初万千帮助过她的人那样,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。